新安股份

时间:2024-03-03

  F10 功能找不到?在搜索框里直接输入您想要的功能!比如输入“龙虎榜”,赶快试一下哦!

  选股选不好?可以直接输入你想要的问句啦,比如输入“近一周涨幅超过30%的股票”赶紧行动吧!

  农化自产产品、硅基材料基础产品、硅基终端及特种硅烷产品、农化贸易产品、化工新材料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仓储;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第二、三类监控化学品和第四类监控化学品中含磷、硫、氟的特定有机化学品生产;农药生产;农药批发;农药零售;肥料生产;农作物种子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天然水收集与分配;有毒化学品进出口;检验检测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再生资源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肥料销售;卫生用杀虫剂销售;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生物有机肥料研发;生物农药技术研发;合成材料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防火封堵材料生产;密封胶制造;橡胶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密封用填料制造;高品质合成橡胶销售;防火封堵材料销售;高性能密封材料销售;密封用填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橡胶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管理服务;热力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五金产品零售;石灰和石膏销售;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2023年上半年,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金融市场动荡以及贸易壁垒增多,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全球制造业复苏之路仍面临较大挑战。从各个区域看,欧美主要国家制造业PMI连续处于收缩区间,且仍在持续探底,亚洲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非洲主要国家制造业也保持相对稳定,给全球制造业提供了一定的稳定基础。2023年6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连续6个月在50%以上,显示亚洲制造业持续保持平稳态势。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PMI虽仍在50%以下,但经济运行有所趋稳,市场需求下降势头放缓,新动能需求加快增长势头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稳中...查看全部▼

  2023年上半年,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金融市场动荡以及贸易壁垒增多,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全球制造业复苏之路仍面临较大挑战。从各个区域看,欧美主要国家制造业PMI连续处于收缩区间,且仍在持续探底,亚洲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非洲主要国家制造业也保持相对稳定,给全球制造业提供了一定的稳定基础。

  2023年6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连续6个月在50%以上,显示亚洲制造业持续保持平稳态势。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PMI虽仍在50%以下,但经济运行有所趋稳,市场需求下降势头放缓,新动能需求加快增长势头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稳中有增,原材料和产成品去库存持续推进,市场价格也有所企稳。

  化工行业上半年虽然面临一定需求压力,但随着国内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加快落地,国内需求有望整体复苏。

  作物保护:公司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增产增收提供植保综合解决方案。

  据统计,2022年全球作物保护用药市场销售额780亿美元,近五年CAGR3.8%。在全球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农药需求增长动能总体稳定。草甘膦作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单品,当前全球产能约110万吨,国内产能约76万吨,市场供应整体较为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大户和新农人增多,传统农资销售逐渐向线上拓展,未来产品品类齐全、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业务向平台化发展的作保企业更具备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受全球主要农药市场前期超买、客户采购需求后延、供需博弈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农药产品终端超买库存消化周期延长,价格持续下行。报告期内国内草甘膦行业开工率保持低位,产量环比大幅下降,全行业供给较正常年份有较大幅度萎缩,促进行业供需结构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草甘膦产品库存至2023年5月初达到最高点。进入6月,海外终端库存经过一轮完整采买使用周期消化后,重新进入补库存阶段,同时南半球采购需求启动,海外订单量增长,草甘膦行业库存去化超预期。预计到四季度,全球又将迎来传统的备货旺季,需求端将进一步改善,推动草甘膦价格上行并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从中长期来看,草甘膦供给端新增产能仍持续受到政策限制,全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需求端面临国内转基因放开带来的增量缺口,将为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积极动力。

  公司拥有草甘膦产能8万吨,每年另外购部分草甘膦原药用于制剂生产,年销售量折合草甘膦原药近10万吨。公司作为国内全球化战略起步最早、布局最全的企业之一,已构建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农药产品登记涉及100多个国家,3500余个登记项目,在国内同行中保持持续领先。依托丰富的全球销售渠道与海外登记证资源,公司其他品类的农药销售也持续保持增长。同时,公司通过积极构建行业生态圈,丰富外部产品品种,依托现有行业内领先的销售网络,在市场、技术、运营管理、生物技术等方面与合肥星宇、颖泰生物协同,研判行业价格回暖态势,稳定经营基本盘。

  硅基新材料:公司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工业硅冶炼,到有机硅单体合成、有机硅深加工,到下游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轨道交通与汽车、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领域,畅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全球有机硅产能向我国转移趋势明显,我国已成为有机硅生产与出口大国。根据ACMI/SAGSI统计,2022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达到231.20万吨,同比增长21.8%;聚硅氧烷产量达到192.4万吨,同比增长18.30%。随着国内有机硅新建产能释放,价格进入周期性高位回调,加之全球市场需求减弱、供应链调整等影响,有机硅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至6月底,有机硅基础产品市场价格跌至1.4万元/吨以下,越来越多单体生产企业通过限产、检修来进一步有效调整供需关系。基础产品价格下降为终端化发展带来较好的成本条件。从终端来看,尽管短期各细分领域发展迎来分化,但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政策发力、进口替代、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出现,有机硅终端产品市场需求也将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目前有机硅单体产能55万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基于“氯、硅、磷”元素循环利用的产业基础,不断强链、补链,通过产业链向上,稳定上游战略性资源;价值链提升,着力向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延伸,深入向终端化和高端化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包括高温硅橡胶、工业胶、改性硅油、特种硅烷等终端模块均有相应的终端子公司开展业务,积极拓展硅基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力通信、医疗健康、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的终端化应用。上半年,面对有机硅行业严峻的整体形势,在基础端产品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发挥上下游全产业链优势,通过上游工业硅原材料的自有配套和下游有机硅终端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努力补足基础端产品盈利缺口,实现产业板块价值最大化。目前公司硅基新材料已形成总数3000余个的终端产品集群,终端转化率超过40%。随着下游高端客户原材料溯源要求的逐步提高,公司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能够符合其环保、品质等各方面要求,有利于在行业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进一步提升高端化市场占有率。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等原因引起外部需求不足,消费力疲软等现象,外部环境比预期更加恶劣,行业产能过剩明显,竞争加剧,供需矛盾突出,产品价格跌至近几年同期低点,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023上半年,由于公司主导产品销售价格与销量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6亿元,同比下降36.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95.13%。

  报告期内,应对行业剧烈波动挑战,公司及时研判形势变化,开源节流两手抓,全力稳住经营基本盘,以价值最大化为原则,统筹供应链,通过合理组织生产,策略性限产,精准核算,确保各业务板块价值最大化。作物保护产业抢抓盈利期,及时调整量价策略,发挥全球渠道优势,紧盯客户,抢接高价订单降库存,非洲大区稳住市场整体价格中枢,抓住行情波动时间差,销量同比进一步增长。上半年,由于作物保护板块主要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业务板块实现收入37.14亿元,同比下降48.06%,草甘膦折原药销售4.18万吨。硅基产业聚焦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灵活推进减亏增利。有机硅基础业务策略性限产减亏,积极维护核心客户、战略客户,上半年,硅基材料基础产品实现收入10.87亿元,由于产品价格与销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因此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目前公司有机硅业务板块总体的产品结构中基础端产品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虽不能完全消除基础端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但在全行业基础端产品盈利普遍不佳、甚至同行业出现亏损和完全停产的情况下,公司有机硅终端化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贡献,公司有机硅终端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5亿元。弹性体在新能源、3C、包装等领域积极推广新品,在新能源汽车对连接器提出更高电压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技术突破,实现进口替代,成功突破行业头部下游客户,部分产品毛利率30%以上;建筑胶进一步强化与头部品牌商合作,荣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改性硅油实现11个新产品开发,在销量略降情况下,经营性利润增长2个百分点,工业胶完成14家重点客户的工厂审核工作,为下半年增量打下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以生产降本为重点,大力推进降本增效。上半年公司原燃料合计降本4291万元;提出《检维修改善推进方案》,委外工单量减少降本488万元;持续开展危险固废处置竞价工作,安全费用降本608万元;营造度寒冬氛围,可控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降本62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应对形势变化挑战,以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战略规划迭代,进一步清晰内涵式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以自由现金流强平衡为目标,审慎把控投资节奏。在项目建设方面更加侧重项目质量和项目安全,工业硅技改、高纯硅粉、有机硅单体技改、开化合成绿色硅基新材料产品、宁夏草铵膦等项目建成试车中,其他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同时,公司对标业务需求,精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投入2.87亿元,开发新产品249个,实现产业化144个,与科研院所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共25项,新增专利申请37项,专利授权24项;在重点技术突破层面,草铵膦和精草铵膦新工艺取得突破,为产业化项目做好技术支持;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等关键中间体合成扩试技术得到验证;多款高毛利有机硅终端产品进入试用阶段;转基因安全取证工作顺利推进,为草甘膦增量市场开拓打好基础。

  公司属于化工生产企业,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弃排放物。同时由于化工企业固有的特性,如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连续不间断的作业,部分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公司在生产作业环节及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公司重视安全环保风险,不断加强环境制度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提高干部员工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承担节能减排义务,积极推进SHE管理模式,坚持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公司主导产品草甘膦、有机硅制品等产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并坚持终端化发展,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

  公司外购的主要原材料有甘氨酸、黄磷、多聚甲醛、甲醇、液氨、金属硅等,动力供应中用到煤、电,这些产品的供应和价格一定程度上受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情况,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公司将加强对原料供应商的管理,高度关注国家政策等一些影响原料价格的因素,做好原料市场的跟踪分析,把握好采购和库存量,努力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我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结算受汇率波动影响。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外汇汇率变动。公司部分农化和有机硅产品出口贸易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外币结算,人民币的变动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开始结合自身经营状况逐步实现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的防范,利用全球化经营优势,最大程度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深入推进与多家高水平科研院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不断巩固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面向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赛道,新安的“磷基、硅基”两大产业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产业优势。目前,新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新能源产品技术已经或正在产业化,有机硅多种高性能终端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等诸多领域。在作物保护领域,公司深耕转基因技术研发多年,储备多个转基因种子资源并已通过生产性试验,具备迅速展开转基因种子与除草剂商业化协同的能力。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攻关,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确保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草甘膦和有机硅,并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公司运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氯甲烷,进行有机硅生产,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搭建从硅矿开采、工业硅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特种硅烷、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能够较好满足客户特别是大客户对产品质量、供货稳定性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平抑基础端原料价格周期性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

  公司在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中率先实施终端发展战略,在提升单体产能的同时,聚焦光伏、5G、特高压、高铁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产业新赛道,着力有机硅终端应用技术开发,重视应用研发团队的建设,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逐年提高中高端产品销售比例,稳步推进终端化战略。子公司先后获得ISO9001:2015(质量)、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终端产品拓展新兴行业高端客户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加深与国内外大型企业业务合作、进入终端特殊应用领域、实现特定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重要的助益。

  公司是国内除草剂草甘膦和有机硅单体生产龙头企业,曾获“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强”、“中国化工行业民营百强”、“浙江省品牌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产品性能,“Wynca新安”品牌已成为行业内知名品牌,营销网络遍布欧洲、西非、北美、南美、澳洲、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公司推进终端化、全球化战略,延伸产业链,以及在新领域、新区域开拓市场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在国内外同行、客户中良好的口碑也获得了迈图、赢创、华为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青睐,成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控制制度,不断推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在行业里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入TnPM精益管理体系,打造新安的精益生产示范工程。作为化工企业,在同行中率先建立SHE体系,持续引入埃森哲、凯洛格、杜邦、华夏基石等外部咨询力量,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安全环保管理在行业内的领先示范地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工具和系统的应用,建立端到端业务流程,加快响应市场的速度,实现互联网营销平台移动端订单及物流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推进商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切实贯彻执行,有效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为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收起▲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公司紧紧围绕“稳经营、谋新局、提能力”的主基调,积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经营策略,全面推进年度经营计划落实。公司上下勠力同心,聚力生产经营、战略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变革,加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由磷基、硅基两大新材料产业生态的“双轮驱动”逐步走向磷基材料、硅基材料、新能源材料“三足鼎立”的新发展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出口创汇均创新高。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03亿元,同比增长14.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55亿元,同比增长11....查看全部▼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公司紧紧围绕“稳经营、谋新局、提能力”的主基调,积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经营策略,全面推进年度经营计划落实。公司上下勠力同心,聚力生产经营、战略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变革,加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由磷基、硅基两大新材料产业生态的“双轮驱动”逐步走向磷基材料、硅基材料、新能源材料“三足鼎立”的新发展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出口创汇均创新高。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03亿元,同比增长14.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55亿元,同比增长11.31%;出口创汇9.88亿美元,同比增长28%。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硅业务稳生产保供应,克服限电影响,充分发挥现有产能的利用率,产量同比增长44%;同时通过技术改进、管理提升,冶炼电单耗和人均产量均创历史最佳,为下一步公司新产能投产后的生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有机硅业务持续优化国内外市场结构,把握国外价格优于国内的窗口期,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突破光纤、个人护理等高端应用领域,打开基础业务新空间,与国内形成双循环格局;终端业务克服上游原料高位、市场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在新能源、电力通讯、轨道交通及汽车、医疗健康领域均实现细分市场销量与收入的明显提升,并突破多家头部客户。“有机硅终端专用橡胶”领域完成国家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欧美等高标准国际市场,实现进口替代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期内,由于基础端产品价格下降,公司硅基基础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下降15.75%,但公司稳步推进终端化战略,硅基终端及特种硅烷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6.67亿元,同比增加14.47%,其中特种有机硅及功能性硅烷材料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61%;杭州崇耀特种硅油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46%;新安天玉高温硅橡胶业务在下游需求受到较大冲击的行业环境下,全年仍实现营业收入11.42亿元,稳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生产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还获评国家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有机硅业务的终端转化率持续提升,终端产品中的中高端产品占比近50%,吨硅氧烷转化收入从3.2万元/吨上升到3.9万元/吨,终端业务板块盈利同比增长超过30%。

  作物保护产业稳生产优渠道,抢抓市场历史机遇,农化自产产品实现收入74.38亿元,同比增长33.18%。国内市场整合合肥星宇、颖泰生物产品,结合各自产品特点、生产技术水平等,实现优势互补,布局转基因潜在市场,进一步扩大除草剂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海外精准研判市场,抢抓客户订单,准确把握草甘膦高毛利周期,加快签单出货,非洲、美洲、欧洲等重点终端市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海外市场盈利同比增长98%,新安加纳市场占有率>40%,新安美国自主品牌销量>90%,巴西市场随着新设公司的顺利运营,销售同比增长166%,欧洲市场销售同比增长173%。同时公司加大海外农药登记证的申请力度,目前已取证及在途的农药登记证已超过3500个,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公司召开战略发展大会,全面回顾六年来的战略发展成果。以业务为核心,迭代战略发展规划,刻画未来五年的战略发展和变革行动,擘画“双轮驱动”迈向“三足鼎立”的宏伟蓝图。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围绕有机硅终端转型升级和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功能性硅烷系列产品与高性能聚硅氧烷产品启动再融资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终端产品的品类与附加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将与公司原有产品形成合力,为客户提供高端化整体配套解决方案,提高终端细分领域综合竞争实力,为公司未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扩大自身业务版图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化特种有机硅与功能性硅烷、福建磷系阻燃剂、盐津工业硅、玉门选择性除草剂、高端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等项目稳步推进建设,新安天玉终端项目已落实建设用地并展开项目设计。

  报告期内,公司以“登峰、尖兵、远航”三大科技行动为依托,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年总计投入研发费用7.83亿元,同比增长36.92%;开发新产品460个,产业化297个,转化率达65%;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全年新申请专利112件,累计达861件;取得授权专利53件,累计有效专利432件;推进国家、行业和团队标准18项,累计87项;获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公司整合优势资源,聚焦硅材料、新能源与浙大科创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孵化研究项目28项;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浙农林等签订10项科研合作项目;与中南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交流,开展完成5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调研;聚焦难点和卡脖子问题,顺利推进重点课题,4项进入产业化阶段;攻克高端硅油产品产业化技术,光伏级三氯氢硅技术指标先进,推进精草铵膦,五氯化磷、硅基负极以及转基因生物技术等新产业技术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紧扣业务基础,深化转型实践,导入统一方法论,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以管理变革与数字化转型大会为契机,构建“三纵三横”业务框架,明确“一个新安、智慧新安、透明新安”转型路径,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之路。

  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应用,面向行业输出新安数字化实践,实现能源管理、SHE、园区一站式平台、计量器具控制管理等5套智能化制造产品。打造自动化控制示范基地,新安迈图生产装置自控平稳度提升32%,镇江、宁夏、玉门等生产基地平均自动化控制率提升10%。SAP系统进一步扩展覆盖14家经营单位和子公司,全面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平台。

  公司深挖内部潜力,推进降本增效。全年共设立降本课题34项,实现降本2.7亿元,其中原燃料降本0.95亿元;加强库存管理,累计处理呆滞库存2,439吨,释放库存资金4,881万元;把握政策窗口机遇,实现政策争取6,883万元。

  为落实双碳行动,公司全面梳理摸排集团碳排放全景图,完成2017-2021年碳排放数据和产品强度统计核查,形成碳排放报告;探索减碳路径,制定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完成18家单位双碳行动方案编制,制定减碳、降碳、脱碳措施214条。

  公司坚守安环底线,攻坚三年综合治理行动目标,累计投入1.95亿元,完成综合治理351项,占总目标68.8%;特殊作业总量下降7.65%;废水减排14.8万吨,危废减量700吨;推进SHE领导力实践,开展“五个一”基础改善活动,汇总建议450条,最佳实践案例9个;高管带队深入生产现场,确保五一、国庆、二十大等重点时段生产有序、安全。

  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2022年,受全球通胀、能源危机、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不断加大,衰退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分化,先后经历了高成本与弱需求的挑战,上半年受能源价格影响,上游原料端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下游终端受成本高企和需求疲软影响盈利下滑;下半年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

  作物保护:公司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增产增收提供植保综合解决方案。

  硅基新材料:公司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工业硅冶炼,到有机硅单体合成、有机硅深加工,到下游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轨道交通与汽车、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畅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FAO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已达8.28亿(占比10.5%),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粮食相当于潜在产量的30%。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用药不足,一年后将减产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产40%~60%甚至绝产,未来必将面临巨大的粮食缺口。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加重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农产品平均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为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各国将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农药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全球农药中除草剂的市场份额最大,草甘膦是除草剂第一大单品。近两年,草甘膦价格受产能供应、市场需求、产品库存等因素影响,呈现较大的起伏变化。2021年,因粮食安全担忧,全球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强劲,草甘膦需求增长显著,加上海外生产装置不稳定、国际物流不畅,在终端库存低位运行、产品缺口较大的背景下,海外终端经销商争相下单,导致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涨,2021年一度上涨到8万元/吨以上的近十年高价。随着国内保供稳价系列政策实施和海外装置产能恢复,草甘膦市场供需状况得到改善,价格逐渐回归理性。2022年上半年以来草甘膦价格持续回调,四季度虽迎来国内冬储备货,但海外经销商前期重复下单造成终端库位升高,而下半年全球大部分地区不处于用药季节,终端去库存较慢,很大程度抑制了订单需求,加上供需双方基于价格的博弈,导致草甘膦价格进一步回落。但草甘膦行业供给端产能受政策所限无法随意扩增,整个行业全年的供需仍将处于相对紧平衡状态,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的价格波动将随着终端库存去化而逐渐趋于稳定。

  近年来国内有机硅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有机硅基础聚合物供应偏紧转过剩,基础端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中间体自用率持续提升,单体企业为加快消化自身产品,或加大终端化项目建设布局,或通过区域招商引资项目,加强与下游企业的绑定,中间体自产向下游延伸是行业普遍趋势。在持续下行的基础端价格走势和可预期的市场前景下,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迅速升温。“订单换原料”商业模式逐步兴起,下游品牌企业与上游企业共建产能、共建渠道、股权捆绑等深度绑定越来越多。

  2022年,有机硅市场在国内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一季度虽然产量同比增加超20%,但受宏观政策放宽,有机硅下游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备货积极,加之海外地缘冲突导致能源价格大增,进而影响有机硅原料价格上涨,有机硅出口数量较大幅度增加,以DMC为主导的产品价格一路推高,最高价格接近3.5万元/吨。二季度国内新建单体产能全面释放,而下游需求增速不足,市场价格开始回落。三季度以来,国内单体开工仍然保持高负荷运转,但出口订单随海外通货膨胀、需求萎缩影响开始明显下降,国内需求复苏不明显,市场价格逐月下降,叠加甲醇、工业硅等原料市场价格回落,有机硅产品价格不断探底。主导有机硅市场最核心的变量就是国内经济,伴随着经济回暖,国内有机硅需求存在回升预期,尤其在医疗健康、芯片半导体、电力通信、新能源材料等细分市场的需求增长确定性最高。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深入推进与多家高水平科研院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不断巩固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面向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赛道,新安的“磷基、硅基”两大产业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产业优势。目前,新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新能源产品技术已经或正在产业化,有机硅多种高性能终端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等诸多领域。在作物保护领域,公司深耕转基因技术研发多年,储备多个转基因种子资源并已通过生产性试验,具备迅速展开转基因种子与除草剂商业化协同的能力。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攻关,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确保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草甘膦和有机硅,并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公司运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氯甲烷,进行有机硅生产,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搭建从硅矿开采、工业硅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特种硅烷、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能够较好满足客户特别是大客户对产品质量、供货稳定性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平抑基础端原料价格周期性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

  公司在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中率先实施终端发展战略,在提升单体产能的同时,聚焦光伏、5G、特高压、高铁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产业新赛道,着力有机硅终端应用技术开发,重视应用研发团队的建设,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逐年提高中高端产品销售比例,稳步推进终端化战略。子公司先后获得ISO9001:2015(质量)、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终端产品拓展新兴行业高端客户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加深与国内外大型企业业务合作、进入终端特殊应用领域、实现特定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重要的助益。

  公司是国内除草剂草甘膦和有机硅单体生产龙头企业,曾获“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强”、“中国化工行业民营百强”、“浙江省品牌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产品性能,“Wynca新安”品牌已成为行业内知名品牌,营销网络遍布欧洲、西非、北美、南美、澳洲、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公司推进终端化、全球化战略,延伸产业链,以及在新领域、新区域开拓市场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在国内外同行、客户中良好的口碑也获得了迈图、赢创、华为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青睐,成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控制制度,不断推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在行业里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入TnPM精益管理体系,打造新安的精益生产示范工程。作为化工企业,在同行中率先建立SHE体系,持续引入埃森哲、凯洛格、杜邦、华夏基石等外部咨询力量,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安全环保管理在行业内的领先示范地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工具和系统的应用,建立端到端业务流程,加快响应市场的速度,实现互联网营销平台移动端订单及物流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推进商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切实贯彻执行,有效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为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PCPI)看,2022年行业景气总体呈高位回落态势,三季度滑落至偏冷和过冷区间。但从四季度开始,尽管行业价格和效益仍在下滑,但景气度已经呈现趋稳回升的态势。2023年宏观经济方面,总体将呈现“内升外降”的局面。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拖累全球经济修复,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动荡等仍是影响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因素。2023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继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在促经济运行全面好转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经济总体预计将呈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2023年,成本端对化工品价格的影响将减弱,需求有望回暖,但供应仍处于产能投放周期,加之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供需矛盾压力仍较大,预计需求复苏不足以支撑价格持续上涨,但成本压力的缓解,化工开工率和效益有望边际改善。相对看,内需市场化工原料及制品表现会更好,一体化优势企业业绩回升弹性会更强。

  就作物保护行业来说,在外部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粮食自主可控要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粮食安全仍将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球农化市场的行业整合将持续推进,头部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的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进程将加速,作物解决方案、农业全程服务等成为新趋势;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中国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将逐步铺开,进而带动草甘膦、草铵膦等农资产品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就硅基材料行业来说,受基础端产能急速扩张的影响,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全行业基础端产品的普遍亏损将随时有可能带来行业格局的急剧变化,基础产能将向头部企业不断集中;同时一体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上游企业将加快向下游布局,而海外有机硅基础端产能受到成本与原料供给的影响逐渐收缩并向国内转移,给中国有机硅产品出口带来机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升,有机硅下游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从国内单人每年消耗硅氧烷0.8-0.9公斤/人的数量来看,与欧美发达国家1.5-2公斤/人的数量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将助推有机硅需求增长。随着国内企业在电力通信、轨道交通与汽车、医疗健康、光伏、动力电池等各个新兴领域先进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机硅产业下游向中高端领域延伸趋势明显。终端客户对供应链安全、产品品质、技术服务能力要求的提高和产业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增长,应用技术服务能力和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将是制胜关键,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企业的优势地位将愈发明显。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轴,以重塑组织活力为引爆点,以变革和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持续提升以高毛利增长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聚焦经营主动,强化洞察形势能力,以变应变、灵活应对,为战略发展扎实经营根基;把握发展主动,在持续夯实两大现有主业的基础上,以新能源材料的突破作为新一轮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快推动产业由“双轮驱动”向“三足鼎立”转变。

  作物保护产业,与合作方共同在生产、技术、市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围绕除草、杀虫、杀菌领域、转基因领域、农业服务领域,积极打造作物综合解决方案,实现1+1>

  2,着力成为国内本土农化领军企业。在除草、杀虫、杀菌领域,将大单品做到极致,加快产业融合和一体化经营,构建优势产品群,加快海外布局节奏,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在生物技术领域,抓住政策发展机遇,围绕生物育种、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学加快产业布局;在农业服务领域,聚焦重点作物,打造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硅基材料产业,完善工业硅、有机硅基础端、有机硅终端全产业链布局,工业硅产业聚焦西南资源丰富地区,提升工业硅规模,进一步获取硅矿等优势资源;依托创新提能力,实现冶炼技经水平国内领先;有机硅夯实单体与聚合物基础,实现产品的成本和品质领先,保持规模优势,着力降本增效和品质提升,加快特种单体的布局与发展;有机硅终端推进终端化、高端化发展,聚焦电力通信、轨道交通及汽车、医疗健康、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打造4-5个细分应用领域冠军,对标跨国企业,持续提升产品终端转化率,提高产品中高端比例,强化提供终端应用场景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全产业链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逐步降低产品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面向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赛道,基于已有的“磷基、硅基”两大产业竞争优势,立足负极材料体系,链接代表未来方向的技术、产品与团队,打造平台共享生态模式。以“氯、硅、磷”三大元素为基础,将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不断向新能源领域延伸,突出前瞻性、高端产品,抢占科技制高点,开辟以新能源应用为主要场景的“第三战场”。

  2023年,外部形势异常严峻,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公司转型变革进入深水区。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以“运动穿越寒冬、变革走向未来”为指引,以“稳经营、开新局、促变革、提能力、控风险”为主基调,把稳定经营基本盘作为第一要务,以激发组织活力为破局点,把握好经营主动和发展主动,实现经营要稳住、发展要新局、风险要防住,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强化降本增效:以管理创新和技术突破为抓手,聚焦生产经营的关键核心环节,深入开展内部挖潜。推进生产端、采购端、运维端、管理端的成本下降。生产端通过各单位对标,优化原料配比,进一步审视和推进原燃料、检维修、三废降本,深化卓越运营和精益管理;作物保护优化改造关键设备,提升开工率,有机硅基础坚持成本领先,采购端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利用市场波动策略锁单,发挥一体化采购优势,优化供应商结构,提升直供比例;运维端关注安全环保和检维修费用;管理端从严从紧可控费用,从费用细节挖掘降本潜力。

  积极构建行业生态圈,在市场布局、产品协同、技术交流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深化协同,打造除草、杀虫、杀菌优势产品群,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提升市场占有率;海外业务发挥“一平台四大区”作用,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布局战略,进出口平台完善海外市场布局,优化客户结构,启动海外重点市场产品登记,稳定出口规模;非洲大区稳固草甘膦产品优势,以存量业务带动提升非草、非农资业务占比,加快终端化建设,构建新业务格局,确保农药业务大幅度增长;美洲大区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提升销售规模。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坚持终端化、高端化发展,创新经营模式,调优产品结构,稳步提升终端转化率和终端产品中高端比例。基础业务强化高端化应用和进口替代,主动调整产销节奏,调优高附加值产品结构,推进差异化销售,力争经营利润最大化。海外业务,加大开拓市场力度,提升海外业务占比。终端业务持续推进“有质量的终端”打造,跟进头部客户需求,调优产品结构。高温硅橡胶提升存量客户口袋份额,聚焦产品领先,突破千吨级高附加值拳头产品;建筑密封胶紧跟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积极探索绿色建筑密封解决方案,抓住房市回暖机遇,聚力工程用胶、绿色家装,瞄准新基建和公共卫生领域新机会;特种硅油扩大涂料助剂产品群,聚焦合成革、纸张离型,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扩大在灌封胶应用市场的品牌效益,开发完成高性能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特种有机硅及功能性硅烷提升光伏产品占比,拓展苯基等系列产品市场。

  二、科技主轴“创”新为本,聚焦三曲线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登峰、尖兵、远航”三大科技行动,聚焦核心关键课题实现重点突破。登峰计划聚焦工艺提升、三废治理、节能降耗等关键问题研究,推进产业降本、低碳、绿色发展。尖兵计划聚焦成长产业的重点产品产业技术、共性平台技术和关键瓶颈技术开发。远航计划聚焦新兴业务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开辟局面。

  围绕产业链向上、价值链向下,以及国内外双循环的原则,推进产业链布局的完善,确保产业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坚持产业链向上,加快磷硅关键资源获取,择机整合工业硅产能资源;坚持价值链向下,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提升单体、硅烷产业竞争力,把握终端产业并购机会;拓展新发展空间,推进新基地落地,加强锂电池材料投资合作,探索建立海外新基地,加快构建三足鼎立新格局;完善资本和资源经营,盘活闲置资产、清理低效资产,盘点股权资产,严控新设子公司。

  四、管理创新“变”中寻机,以数字化为手段加快推进变革创新,开启数字新安新时代

  聚焦价值流和高能耗环节,加快数字化战略落地。加速“一个新安、透明新安、智慧新安”建设。不断迭代和落地数字化转型规划,健全变革与转型体系;以业务为导向,围绕体验提升、效率提升、模式创新,推进营销的线索到回款(CRM)、科技的信息到产品(PLM)、供应链的企业到客户的主干流程重建和信息系统建设,助力“大平台支撑精兵作战”模式的转变。围绕安全管理、节能低碳、质量提升、数字分析等环节,加快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推广SHE软件应用平台,实现跨省市异构链接,用AI和自动化技术增强安全管理水平;建设低碳技经平台,提升数据服务功能。

  公司属于化工生产企业,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弃排放物。同时由于化工企业固有的特性,如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连续不间断的作业,部分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公司在生产作业环节及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公司重视安全环保风险,不断加强环境制度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提高干部员工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承担节能减排义务,积极推进SHE管理模式,坚持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公司主导产品草甘膦、有机硅制品等产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并坚持终端化发展,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

  公司外购的主要原材料有甘氨酸、黄磷、多聚甲醛、甲醇、液氨、金属硅等,动力供应中用到煤、电,这些产品的供应和价格一定程度上受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情况,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公司将加强对原料供应商的管理,高度关注国家政策等一些影响原料价格的因素,做好原料市场的跟踪分析,把握好采购和库存量,努力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我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结算受汇率波动影响。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外汇汇率变动。公司部分农化和有机硅产品出口贸易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外币结算,人民币的变动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开始结合自身经营状况逐步实现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的防范,利用全球化经营优势,最大程度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收起▲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公司主营作物保护、硅基新材料两个产业。作物保护:公司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硅基新材料:公司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冶炼、有机硅单体合成、下游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广泛应用于5G通信、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汽车、电力、医疗健康、建筑等领域,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向以新能源为应用场景,氯、硅、磷元素为基础的新材料和解决方案的整合提供者方向快速崛起。202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供给和需求两端承压,工业生产、企业投资...查看全部▼

  作物保护:公司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硅基新材料:公司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冶炼、有机硅单体合成、下游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广泛应用于5G通信、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汽车、电力、医疗健康、建筑等领域,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向以新能源为应用场景,氯、硅、磷元素为基础的新材料和解决方案的整合提供者方向快速崛起。

  202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供给和需求两端承压,工业生产、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受外部环境及新一轮疫情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压力增大,随着国家系列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稳经济政策的出台,经济逐步企稳。

  2022年上半年,行业新产能逐步释放,市场供给增加,国内硅氧烷产量同比增长30%。受海外供应链异常影响,1-6月我国硅氧烷出口同比增长59.70%。近年来,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有机硅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随着新建产能的释放,有机硅行业有望进入一轮快速发展期。上半年受全球经济、地缘冲突、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在各个阶段不同程度受限,叠加金属硅、甲醇原料价格回落,有机硅DMC价格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

  公司现有有机硅单体产能49万吨/年(折合硅氧烷产能约25万吨),其中约80%用于自用生产下游生胶、107胶等聚合物和混炼胶、液体胶、密封胶等终端产品。公司基于“氯、硅、磷”元素循环利用的产业基础,不断强链、补链,通过产业链向上,稳定上游战略性资源;价值链提升,着力向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延伸,深入向终端化和高端化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包括高温硅橡胶、工业胶、改性硅油、特种硅烷等终端各个业务模块近年来发展迅速,均已体现出明显的价值贡献。年初公司成功并购云南景成硅业,工业硅生产与自给能力进一步加强,在目前行业形势下,公司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在行业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受疫情频发、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各国将粮食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全球耕地面积持续增加,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为化肥、农药等农资高价位带来支撑。从供给端来看,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常态化趋势下,草甘膦行业新增产能仍将受限,随着国内转基因的逐步放开,草甘膦供需关系在可见的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上半年,受部分企业检修及春节停产、国外同行业公司因原料供应问题减产等因素影响,我国草甘膦产量同比降低3.1%,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加剧,草甘膦市场价格较高点虽有所回落,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调,草甘膦市场价格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盈利能力也持续保持在较好的区间范围。

  公司现有草甘膦产能8万吨,每年另外购草甘膦原药生产制剂,年销售量折合草甘膦原药近10万吨。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与规模,依托新安、星宇、颖泰的除草、杀虫、杀菌等产品与渠道资源,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群;通过稳定装置平稳运行,提高产品产量,根据市场情况优化产品结构,发挥进出口平台、国外重点区域市场优势,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紧抓机遇,加大出口业务拓展力度,重点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为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上半年,受俄乌战争、美元加息、新冠疫情叠加影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外部诸多不利因素,公司围绕“稳经营、谋新局、提能力”主基调,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加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由双轮驱动向三足鼎立战略转型,企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43亿元,同比增长57.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34亿元,同比增长181.68%。

  报告期内,公司各产业板块协调发力,稳中求进,产业呈现高增长态势。磷基产业“双循环”持续发力,经营业绩大幅增长。作保板块紧盯国内国外市场,确保高价订单快速交付,上半年,作保板块实现收入71.51亿元,同比增长88%,草甘膦折原药销售4.6万吨,同比增长12.2%;作保营销采用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推广等方式,农业服务打响绿色服务品牌,从“买卖产品”迈向“产品+技术+服务”,完成服务面积14.7万亩。硅基产业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终端化高端化结出丰厚硕果。有机硅产业以基础端稳住经营大盘,以终端调结构、拓市场。上半年,硅基产业实现收入44.45亿元,同比增长36%;终端转化率达41%,中高端产品占比达48%;液体胶销量增长34%;密封胶供货杭州亚运会重要基础配套项目;硅油及二次加工品开拓新客户百余家,利润同比增长105%;有机硅终端板块面向新能源领域的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74%。

  报告期内,公司面对疫情管控、运力短缺、恶劣天气等诸多影响,积极统筹资源保障,确保产供不断“链”。供应链以产供销动态信息为抓手,统筹原料及仓储资源,保障生产经营正常。生产端精益管理,满负荷生产,各生产基地克服疫情影响确保正常生产,主要装置利用率达94%。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科技主轴,培育科技核心竞争力。围绕科技“壹计划”行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有机硅产业、电池新能源等产业合作项目26项;链接外部优势资源,与浙大、武大等高校签订6项科研合作项目;加强对外技术的规范管理,完成与上大、浙工大合作项目验收;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一期项目上线个研发流程,实现蓝图设计功能。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58亿元,同比增长77%,开发新产品252个,实现产业化148个,新产品销售收入近10亿元;“挤出硅橡胶关键技术”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数字化转型,推进管理变革。以“三纵三横”为逻辑架构,形成“一个新安、智慧新安、透明新安”的转型方案,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以SAP为核心,推动SAP三期&财务共享项目,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打破数据孤岛,统一多源数据,实现多个系统业务数据抽取和同步,推进管理数字化迈上新的台阶。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属于化工生产企业,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弃排放物。同时由于化工企业固有的特性,如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连续不间断的作业,部分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公司在生产作业环节及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公司重视安全环保风险,不断加强环境制度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提高干部员工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承担节能减排义务,积极推进SHE管理模式,坚持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公司主导产品为草甘膦、有机硅制品。草甘膦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未来草甘膦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而有机硅产品价格也随着市场供需关系变动、产能调整等因素上下波动,亦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并坚持终端化发展,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

  公司外购的主要原材料有甘氨酸、黄磷、多聚甲醛、甲醇、液氨、金属硅等,动力供应中用到煤、电,这些产品的供应和价格一定程度上受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可能会出现异常波动情况,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公司将加强对原料供应商的管理,高度关注国家政策等一些影响原料价格的因素,做好原料市场的跟踪分析,把握好采购和库存量,努力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我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结算受汇率波动影响。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外汇汇率变动。公司部分农化和有机硅产品出口贸易采用以美元为主的外币结算,人民币的变动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开始结合自身经营状况逐步实现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的防范,利用全球化经营优势,最大程度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和杭州市院士工作站。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深入推进与多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不断巩固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面向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赛道,新安的“磷基、硅基”两大产业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产业优势。目前,新安的高纯硅、电解液、硅碳负极等新能源应用材料已经或正在逐步产业化,有机硅多种高性能终端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等诸多领域。在作物保护领域,公司深耕转基因技术研发多年,储备多个转基因种子资源并已通过生产性试验,具备迅速展开转基因种子与除草剂商业化协同的能力。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攻关,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确保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草甘膦和有机硅,并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公司运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氯甲烷,进行有机硅生产,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搭建从硅矿开采、金属硅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特种硅烷、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能够较好满足客户特别是大客户对产品质量、供货稳定性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平抑基础端原料价格周期性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

  公司在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中率先实施终端发展战略,在提升单体产能的同时,聚焦光伏、5G、特高压、高铁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产业新赛道,着力有机硅终端应用技术开发,重视应用研发团队的建设,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逐年提高中高端产品销售比例,稳步推进终端化战略。子公司先后获得ISO9001:2015(质量)、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终端产品拓展新兴行业高端客户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加深与国内外大型企业业务合作、进入终端特殊应用领域、实现特定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重要的助益。

  公司是国内除草剂草甘膦和有机硅单体生产龙头企业,曾获“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强”、“中国化工行业民营百强”、“浙江省品牌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产品性能,“Wynca新安”品牌已成为行业内知名品牌,营销网络遍布欧洲、西非、北美、南美、澳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公司推进终端化、全球化战略,延伸产业链,以及在新领域、新区域开拓市场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在国内外同行、客户中良好的口碑也获得了迈图、赢创、华为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青睐,成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控制制度,不断推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在行业里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入TnPM精益管理体系,打造新安的精益生产示范工程。作为化工企业,在同行中率先建立SHE体系,持续引入埃森哲、凯洛格、杜邦、华夏基石等外部咨询力量,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安全环保管理在行业内的领先示范地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工具和系统的应用,建立端到端业务流程,加快响应市场的速度,实现互联网营销平台移动端订单及物流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推进商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切实贯彻执行,有效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为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收起▲


上一篇:万象“耕”新不负春奋力再夺丰收年
下一篇:新安股份:2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