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全球变暖控温15℃内我们能做什么?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这么说

时间:2023-11-23

  “很多人都认识限速标志,却很少有人知道350PP的意思,它是二氧化碳每百万浓度的安全值,这是一个十年前就已推出的概念。”

  11月11日,在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主论坛之2023气候青年行动论坛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圆桌会上,世界科学院项目总监Max Paoli一开场,就通过两个标志的认知度对比,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议题拉至众人眼前。

  在2015年举办的COP21大会上,世界各国达成一致承诺,尽最大努力以在2050年将全球升温限制在温度1.5℃以内。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能做些什么?”成为在场各国科学家的“灵魂之问”。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干旱、野火和洪水等灾害,而资金问题是制约发展中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最大障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筹集的资金远远不足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估计仅为发展中国家所需适应资金的十分之一到十八分之一。

  现场,很多科学家都来自发展中国家,在意识到自身与发达国家在科研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是很多科学家的共识。

  “当我们谈到气候变化的时候,如何用更多的宣传和教育,让下一代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如何让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人也树立起正确观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地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大学副教授Sri Fatmawati说,在发展中国家,我们希望有适合本地社会的解决方案,就需要科学家们去理解每个社会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本地社会。

  “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可以是宏观的全国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立,也可以微观如一只榴莲的农化产品使用问题。“榴莲是我们泰国的一种著名水果,研究在榴莲种植过程中如何减少杀虫剂和农药的使用,就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实践。”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署研究员,世界青年科学院院士Udom Sae-Ueng,他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和物理的交叉学科,开展农业领域的相关研究,让科研成果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更好发挥作用,正是他们作为青年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之一。

  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多边进程,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多年来,我国持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举办能力建设培训班等方式,我国重点为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务实支持。截至2023年9月,我国已与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既是国与国之间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渗透在各行各业的一个问题。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贾利民带来了“交通自洽能源”的概念。

  “我国高速铁路系统日均耗电量2.3亿千瓦时,全年累计用电量839.5亿千瓦时;一般场景下,我国高速铁路陆域空间蕴含的太阳能资源禀赋发电量约为1700亿千瓦时。”贾利民的一组数据,清晰展现了我国铁路系统在能源自洽上的巨大潜力。

  在贾利民看来,风能、太阳能、机械能、电能和热能采集、存储变换技术,基础设施和车载低功耗设备的能源支持可以不依赖任何外部能源供给等,正是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主要特征。“基于绿能的无碳化交通自洽能源系统是交通绿色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也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贾利民说。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深海之中:“更自主、更智能化的海洋机器人技术是海洋领域研究的一大方向,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也能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与之紧密相连的气候变化。”

  也可以在地质之下:“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选择地球科学专业,可能油气开采、采矿等行业看起来并不那么环保,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减弱。我们应尽可能地激发年轻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建立全球网络,积极构建合作体系,为这个与地球未来同样密切相关的行业补充更多新鲜血液。”

  气候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视野下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是大势所趋。正如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靳晓明所说,民间科技外交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加速全球气候行动,通过开放包容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分享创新成果,让科技红利真正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


上一篇:北交所加速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下一篇:民生证券:给予润丰股份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