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化企业的未来将由“产品+服务+全产业链”决定

时间:2023-09-02

  国内农化企业经历了2011-2014上半年的快速发展,以及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的快速回落。而在国际市场上,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欧美市场的增长停滞,巴西农业市场的巨大危机,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都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基本面。

  另外,从农化产业的角度看,在整个产业链上游,全球最大的种子公司和农化都发生了一系列因为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政治形势急速变化所来的连锁反应。这一波变革,将奠定了未来10-20年的农业发展的新基本面。

  农化企业其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长危机。欧美市场近乎零增长,巴西货币奔溃后留下的大坑得填埋上个3-5年,原来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东南亚这个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人口的市场也是增速快速降低,甚至个别国家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因此,大家都在思考未来农化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对于国际巨头来说,上一次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是40年前。当年所收购的除了农化企业外,种子企业和生物技术板块的创新企业也在这个时期因为农化企业的收购而得到巨大的整合。从此,种子+农化模式成为农化企业出现成长危机下提供了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97年全球金融危机后,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的这波农化企业的主动整合让其获利整整10年-15年,奠定了孟山都、先正达、巴斯夫、拜耳、陶氏益农、杜邦的六大玩家,其中包括三家美国企业,三家欧洲企业的基本局面。当然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事件,2001年后,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以及在农化行业快速高度工业化的速度也是前所未见,成为一个潜在的X因素。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后,在接下来的几年石油以及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六巨头更多依靠南美以及亚太的成长来支持起业务的发展。但这个时候,互相之间的并购以及农化种子业务从化工集团中的剥离的传闻已经不绝于耳。也在此时,资本市场对于农化业务不能够持续保持高增长的盈利的事实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耐心。而此时的2010年,还有一件历史性事件,中国在这一年真正意义上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在农化市场,中国也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并且随着WTO后更高水平的开发,成为全球农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市场。

  后来这2010-2019年这十年发生的故事,也是大家所熟悉的。这是国际农化巨头们的第二次思考,在我看来变革的根本动力就是八个字“降低成本,加速协同”。降低成本很好理解,而加速协同就是产品组合的协同,农化和种子的协同,以及新业务层面的协同。

  中国化工完成了对先正达的收购,中国化工和中国中化的合并也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加上早前收购的安道麦,中化内部现在建立了SAS的代号(Syngenta + Adama + Sino-Chem),不仅仅满足于资本市场的操作,目的为求内部的增值协同,建立起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农化的新一极。

  而杜邦、陶氏的合并则是美国企业内部的资产的优化配置,更多的是资本市场的考量,现在合并后的巨无霸属于农业板块的科迪华公司依然在美洲市场占据明显的优势。

  另外拜耳收购孟山都后的专注于生命科学的新拜耳和巴斯夫一起,维持了以欧洲为中心,横跨大西洋到美国的传统的一极。而位于美国的FMC,位于印度的UPL,将成为三极市场中的重要的协同力量。从此,新的农化格局形成了美系(Corteva & FMC)、欧系(Bayer & BASF)以及中系(SAS +UPL)的基本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农化巨头们上一次危机发生是通过农化+种子的协同来处理,这一轮危机过后,除了继续农化、种子的协同外,生物技术、数字化平台的也成了他们重要的方向。

  而在国内,中化农业牵头的中化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从2017年开始发展,把中化从一间原来只涉足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企业往一个全农业产业链的创新企业发展。

  除此之外,农业+互联网之风继2014、2015年后,又开始吹了起来,更多国内的大企业和财团进入,尤其在新鲜市场这个十万亿级别的巨量市场大家都在摩拳擦掌,不断试错,暂时农业进军互联网的还在坚持,互联网进军农业的也显得水土不服,但无疑,相比于五年前,这个市场更加成熟了。这也给其他新业态的发生建立了初步的条件。

  可以预见的是,在农化行业甚至大农业,不进则退。基本的格局在过去两年已经形成,现在就要看这一轮的改革,除了基础的农化产品以及种子产品外,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的发展,一切推动危机和企业进步的因素除了资金外,都是创新和发展的力度。这也是在农资企业在新业态中所比拼的关键。而以中国农业市场为基准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则给创新留下了比欧美农业市场更加多的美好想象和无限空间。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进程不断加快,农资流通渠道转型升级,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智能农机装备、飞防无人机以及新型农资产品广泛投入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也不断应用到农业农资领域。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如:农民普遍老龄化、田间管理技术落后、农技服务普及缓慢、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的生产经营服务供给不足,农产品质、量供需失衡等诸多现实难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传统农业、农资企业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目前投身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经验,但大量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权威政策指引、先进技术引领、行业深度交流。

  为深度传达剖析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推动农服事业和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交流,梳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共同探讨新时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研判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空间,促进我国农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指导,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承办的“2019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合作大会”定于2019年8月29日-31日在江苏南京举办。

  会议日程丰富,两天半的时间安排了近20个报告和访谈,汇集了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中心等重点部门的权威人士和中农集团、中农立华、江苏农垦农服、美盛公司、大丰收、金丰公社等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商农服发展大业。

  国家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政策文件的解读;(报告人:农业农村部业务司局领导)

  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部长刘进喜)

  农业保险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张玉环)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展望;(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

  转型升级背景下农服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报告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分析师王晓雪)

  技术服务为核心,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平台;(报告人: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孙晓)

  江苏农垦在综合农服中的作用与实践;(报告人:江苏农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农服-情怀与生意的经验和教训;(报告人:中农集团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刘永刚)

  大丰收种植管家模式在农业服务的应用;(报告人:大丰收创始合伙人谭泽鑫)

  聚焦作物(葡萄),精细化服务模式初探;(191农资人作物服务部总监金友前)

  智慧农业、农资相关政策及未来发展前景;(报告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司方晓华)

  农业和农资领域国家科技政策及重点技术研发和应用(报告人: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探索实践;(报告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农业大数据中心主任、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周林立)

  从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看农业未来之变;(报告人: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李绍稳)

  国内外新型肥料研发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新型肥料研发团队)

  肥料工厂智能化改造后的效益分析;(报告人:安徽辉隆集团五禾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药技术研究及智能农机配套研发;(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研究院牛润新)

  “智慧农资” 引领种植服务进入互联网时代;(报告人: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明)

  科技工具助推智慧农场管理省时省力省钱;(报告人:中农普惠金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希磊)

  国内外钾肥市场形势分析及未来展望;(报告人: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外农药市场形势分析及未来展望;(报告人: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药事业部胡奕俊)

  一是探讨流通商在转型升级背景下向服务商转变的关键,譬如产品的调整将优质、高价值农资商品组合提供作物解决方案,增强经营理念里的服务意识将不断完善的田间农技服务与智能农机具的有机结合等;

  二是分析由资本和互联信息技术推动下的专业农服组织的系列探索,尤其是在经济作物上的品牌输出模式,为未来的农服事业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三是讨论新兴的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更好地应用于区域市场,服务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行业、企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四是推广物联网和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的前中后端带来的新视野和新动力。

  1700元/人,同单位两人以上报名,享优惠价1500元/人。(费用包含三个会议日午餐,不提供晚餐和住宿。)


上一篇:四川美丰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下一篇:国金证券:给予润丰股份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