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种业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08-24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目标开展经营管理。在业务方面,公司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种子生产计划管理,推动内部协同,实现提质增效;强化营销,加大产品推广服务力度;大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在专有品种粮订单农业、公司总部玉米种子国际合作经营业务、国际肥料资源开发、争取种子基地项目等方面成效显著。在管理方面,公司以“双百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本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4亿元,同比增长2.78%,具体经营情况分析如下:

  公司2021年种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42.31%;毛利18,363.71万元,同比上升39.32%。

  小麦种子业务方面:公司2021年销售小麦种子15.22万吨;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上升47.38%。2021年小麦主产区受特大暴雨和洪灾影响,区域积水严重,播期推迟,播种量增加,造成小麦种子价格上涨。公司提前做好防洪措施,避免种子受洪水灾害影响,同时积极推进小麦订单业务,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小麦种子销量和收入同比明显增长。

  玉米种子业务方面:公司2021年销售玉米种子2.21万吨;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上升53.04%。报告期公司加大优势品种的推广,积极拓展新的销售市场,玉米种子销量和收入同比明显增长。

  水稻种子业务方面:公司2021年销售水稻种子1.11万吨;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5.57%。2021年国家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在政策和高粮价的双重刺激下,杂交水稻市场回暖,制种面积增长;常规稻的制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增加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加大常规稻推广力度,水稻种子销量和收入同比有所增长。

  2、酒粮业务:2021年销售酒粮6.08万吨;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上升190.29%;毛利1,771.79万元,同比增加1,355.70万元。报告期公司继续巩固和相关酒厂的合作关系,扩大酒用小麦和酒用高粱生产基地面积,小麦、高粱酒粮销售收入和毛利同比增幅较大。

  3、化肥贸易:2021年销售化肥98.44万吨;营业收入18.33亿元,同比下降20.06%;毛利2,759.90万元,同比上升2.47%。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垦公司从事化肥贸易业务,2021年受新冠疫情、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华垦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积极与海关、货代等协调工作,极力稳定外商,确保货物供应。同时整合国际优质肥料产品资源,引进多品类产品,特别是盈利水平较高的新型特种肥的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毛利及净利润略有上升。

  4、农药业务:2021年销售农药2.32万吨;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上升50.91%,毛利8,512.62万元,同比上升33.31%。2021年,国内农药原药和中间体在生产环节受大气管控、限产限量等因素导致开工不足,国外一些农药生产大国由于新冠疫情加剧造成开工率不足,致使部分需求向国内转移,上述原因导致市场对河南农化酰胺类原药和中间体需求增加。此外,报告期市场供给偏紧的状况导致河南农化产品价格上涨,毛利增加。

  2021年是中国种业振兴元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迎来政策利好。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围绕发展战略目标,公司和各所属企业齐心努力,脚踏实地,开展了如下重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及所属子公司通过自主或合作选育方式新增审定/登记新品种34个,其中包括6个小麦品种、13个玉米品种、13个水稻品种、1个油菜品种、1个高粱品种,这些新品种丰富了公司的品种结构,为公司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报告期新增授权的植物新品种权18项,新增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申报并获批各级科研项目17项,结题8项。

  此外,公司制定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一是全面加强种质资源引进、创制与保护;二是立项并实施“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三是加入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通过航天诱变创制玉米、小麦、水稻种质资源;四是酿酒专用小麦品种选育取得良好进展,以泛麦8号为骨干育种材料,创制了一批新的酿酒专用型小麦材料,选育出多个茅曲小麦新品系。

  报告期公司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公司加入国际种业科创中心,并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成立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牵头成立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湖北省生态高效稻米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江苏省迟熟中粳育种科技创新联合体。全职、兼职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北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专家。成功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和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双创团队项目。公司董事长陈章瑞当选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副主席;山东中农天泰科研带头人石绪海获得“临沂市有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山西潞玉总经理武志兴获得“张海银种业促进奖”三等奖。此外,公司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深入推进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企融合发展战略合作重点任务,在小麦、水稻、油菜成果产业化、玉米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一是全季节多方式开展各种推广服务,扩渠道提销量。公司所属河南地神全年不间断召开市场动员会、观摩会、启动会、订货会、促销会、兑现会;为满足多渠道销售,实施地神、五二等多品牌、多包装推广策略。公司所属山东中农天泰在各区域市场做会销活动,召开大型会议及零售商会议,在特定市场实施以省级大客户、乡镇联合体、种植大户为典型的地推销售模式,继续开展种粮大户直销模式,拓展新渠道和种粮大户数量。此外,各所属种子公司充分借助自媒体平台,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开展直播、品种招商等活动。

  二是聚力打造核心区域、拳头品种和标杆客户,提升市场影响力。公司所属山西潞玉玉米种子销量同比增长,特别是在云南区域开拓较大市场,恒河2号、潞玉1403等五个新品种销量和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所属山东中农天泰新品种中天308、天泰366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培育了数个标杆客户及大客户。公司所属河南地神泛麦8号、轮选66、洛麦26三个核心品种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所属洛阳种业洛麦26、洛麦28两个核心品种销售量占比增加。公司所属江苏金土地金香玉1号、扬粳3012等3个优质新品种销量和毛利同比提升较大。公司所属锦绣华农巩固市场销售与政府采购优势,2021年油菜种子政府采购业务遍布湖北、湖南70多个区域,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油料企业阵型。公司所属湖北种子国际业务在稳定巴基斯坦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在菲律宾市场也有了新的突破。

  三是以品种为核心推动订单农业,带动种子业务发展。公司以自有品种为核心,按种子的质量标准生产供应酒粮,在酒粮市场中树立高品质品牌。公司所属江苏金土地牵头组建的“扬麦生产产业化联合体”深入推进“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的订单种植新模式。公司所属锦绣华农围绕虾稻1号深入推进湖北优质种粮一体化体系建设。公司所属山西潞玉构建“订单农业+生产托管+粮食银行”的农业综合服务模式。

  四是加强产业协同,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公司总部开展所属企业的协同统一玉米种子生产,2021年协同落实制种面积同比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议价能力。公司所属山东中农天泰将新品种天泰366、天泰619与江苏金土地合作开发江苏市场,将中天303与洛阳种业合作开发河南市场。公司总部及所属种子企业协同华垦公司在黑龙江、山东等地开展了杂卤石肥料产品的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公司在酒粮等专有品种粮订单农业的转型升级上发展势头良好。报告期公司继续巩固和相关酒厂的合作关系,酒粮销售增幅较大。酒用基地保障更加有力,公司所属河南地神和山西潞玉扩大酒用小麦和酒用高粱生产基地面积。此外,公司有机生产基地认证范围增加了玉米和花生两个作物,为开展有机小麦、有机青贮玉米和有机花生业务奠定了基础。

  公司总部玉米种子国际合作经营业务呈快速上升的推广势头,与法国优利斯合作的极早熟玉米中垦玉22销量大幅增长,在西南区域与德国KWS的品种合作已有多个优势品种进入审定渠道,与塞尔维亚等国外育种单位合作测试品种中已发现多个苗头品种,后续品种的持续推出将对公司总部玉米种子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肥料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公司所属华垦公司新引进海藻原液、高端复合肥和水溶肥初步布局销售;对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以“客户服务+试验示范+产品推广”模式进行推广;2021年引进的硅钾肥实现规模化销售。多种新产品在黑龙江、河北等5省市布置试验点,在多种作物上广为试验。面对钾肥资源紧缺的情况,开展老挝和乌兹别克斯坦钾肥进口贸易,保障钾肥供应。新招聘业务人员并探索市场化销售团队管理模式,强化推广服务能力。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报告期内,公司总部积极争取国家种子基地“县企共建”项目,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优势企业阵型中,公司入选小麦、玉米和油菜种业主力军,水稻种业后备军,有望获得更多种业政策扶持。

  公司的农药业务主要由所属河南农化公司开展,报告期内河南农化通过做好装置的检修和维修工作、抓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工作、不断完善工艺管控、加大技术改造工作、持续强化内部管理,保证其稳健运营和发展。

  报告期内河南农化液态乙烯单体存储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确保了乙烯的多渠道供应,扭转原先乙烯供应单一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MEA、DEA安全稳定生产;MEA流化床和乙草胺技改工作顺利完成,MEA和乙草胺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2000吨/年氧化铝项目通过濮阳市住建局消防验收并以达产,可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泥经焚烧处理,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效益;乙草胺农药生产许可证顺利完成到期换证;与多个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全年正常经营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河南农化所属山东颖泰子公司焚烧炉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的完成进一步提升了经营效益。

  5、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持续强化公司总部对业务关键环节的制度监管

  报告期公司以“双百行动”为契机,坚持业绩导向,在所属公司推行职业经理人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战略执行力。2021年公司进入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的新阶段,公司总部董事长、总经理以及所属企业领导班子全部竞聘上岗。通过全面改革营造了更浓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了内生活力。

  公司总部持续强化对业务关键环节的制度监管。一是建好用好两个平台。公司总部和所属公司的“进销存”业财一体化平台已完成上线及验收,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电子采购平台有效提升效率、强化监管。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公司全年制订修订的制度涉及经营管理、合规管理、安全生产多个方面。目前公司形成了基础制度、职能管理制度、业务操作流程的自上而下制度体系。

  一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报告期公司党委及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撰写学习党史心得体会、学习研讨等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唱响经典红歌、党史诵读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主题党日活动,加强了党组织建设,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聚力“为农民办实事”,彰显央企使命担当。公司所属企业结合当地特色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供作物栽培技术和优良种子品种等,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2021年,国家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扩大玉米和双季稻种植面积,其中:增加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加大对稻谷的政策扶持力度,巩固南方双季稻面积。报告期内,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有所增长;小麦主产区受2021年7月的特大暴雨和洪灾影响,区域积水严重,播期推迟,播种量增加,造成小麦种子价格上涨。饲用玉米以及深加工玉米需求扩大,玉米商品粮价格上涨;受到玉米价格上涨带来的大田种植收益增加、优质制种基地面积减少、人力资本不断提升、土地流转和防治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导致玉米制种基地涨价明显,大幅增加了种子企业生产成本,玉米制种准入门槛提高,玉米种子企业可能会迎来行业洗牌,品种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国家坚持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最低收购价小幅上升,在政策和高粮价的双重刺激下,杂交水稻市场回暖,制种面积增长;常规稻的制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是中国种业振兴元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全面部署种业振兴工作,标志着种业振兴由研究谋划为主转向全面实施阶段。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三个提升”,种业迎来前所未有机遇。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从立法、司法、执法及技术标准等四个层面开展工作,为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原始创新、净化种业市场、促进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环境。其中包括:对《种子法》进行修订,新种子法修订的重点在于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新增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加大假劣种子打击力度,完善侵权赔偿制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为期3年的“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启动为期半年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等。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修订了《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并正式实施,修订包括明确品种DNA指纹差异要求、提高品种产量要求、提高抗病性要求。此次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进行修订,提高了审定门槛,对于解决市场品种多且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有重要推动作用,并有利于激励原始创新,提升品种选育水平,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此外,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新一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这一系列政策信号表明生物育种创新与应用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生物育种发展进入新阶段,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的通知》中对制种基地提出给予5年支持,推进基地基础设施高级化、种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创新推广“龙头企业+优势基地”模式,加快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建设,支持一批综合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创新有突破的领军企业,培育形成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主力军。

  2021年11月召开的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上,农业农村部从全国7000多家企业中筛选出70家有综合实力、有研发能力、有市场潜力的企业,组成“强优势、补短板、破难题”三大优势企业阵型予以重点支持,着力打造一批优势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由领军企业、特色企业、专业化平台企业协同发展的种业振兴企业集群。在强优势企业阵型中,农发种业入选小麦种业主力军,公司所属湖北种子入选水稻种业后备军;在补短板企业阵型中,农发种业、公司所属锦绣华农分别入选玉米和油菜种业主力军。

  在国际市场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和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造成肥料供给端偏紧,需求端增长,导致各大肥料价格呈上涨态势。国外原材料成本加大导致化肥生产量下降,港口作业效率普遍降低、集装箱运费暴涨、内陆国家物流不畅导致运费增加,上述原因使得我国各大肥料进口的数量与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

  在国内市场方面,由于生产化肥的原料价格涨幅相对较大,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加之新冠疫情导致一些国家化肥生产开工率不足,国际化肥市场需求增大,造成国内化肥供应紧张,化肥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在国内政策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持续推进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化肥行业内的过剩产能逐步退出,通过对供需双向管控,化肥行业格局得到了逐步改善。在国际化肥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国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化肥稳价保供的政策,优先保障了重点化肥工厂的用能指标,从成本端上一定程度保障了化肥的生产,通过国储补充国内市场货源,稳定化肥市场价格,通过调整化肥的出口检测政策,控制化肥出口量并转内销,为国内化肥市场紧张的供需情况缓解了部分压力。同时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政策背景下,科学、绿色、高效作物专用肥、特种肥料等高品质肥料需求量增大,推进了化肥行业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的升级,化肥行业格局得到持续优化。

  在经历连续几年的低迷发展后,农药行业在深入改革和调整上更进一步。受管理新政、环保、安全重压、中美贸易摩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部分农药企业将缺乏生存空间,中小产能企业出清加快,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但长期以来国内农药行业同质化严重,部分产品供需矛盾巨大的情况仍尚未改变。2021年,国内大宗原材料价格逐步上涨,酰胺类除草剂整体走强。主要由于国家对农药行业在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升级,农药原药和中间体在生产环节受大气管控、限产限量等因素导致开工不足,造成市场短缺。同时,农药市场库存较低,农药企业加紧补库存;国外一些农药生产大国由于新冠疫情加剧造成开工率不足,致使国内农药生产订单量大幅增长。以上原因导致市场对上游酰胺类原药和中间体需求增加,造成其供不应求。

  公司主要业务是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化肥贸易以及农药的生产销售。

  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为农作物种子业务,产品涵盖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种子,分别由公司所属的河南地神等8家种业子公司开展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生产和销售。公司种业的核心产品是玉米、小麦和水稻种子。

  在研发繁育方面,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种子企业合作为辅的模式。公司在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通道试验网络,建立区域性小麦和水稻筛选测试平台,构建系统的商业化研发体系。

  在生产方面,公司主要采取委托第三方生产模式,在种子生产优势基地,按照生产计划与委托种子生产商签订生产合同,约定生产面积、数量、质量标准和价格,由委托生产商组织生产,公司对生产全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以保证生产的种子质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在营销服务方面,公司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或“公司+种植大户”以及种药肥一体化服务等多种销售模式,开展种子营销服务。公司销售以县级代理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公司在重点优势区域逐步开展大户直销、全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与经销商或种植大户签订销售协议,经销商或种植大户按照公司的规定付款提货,公司负责市场维护和全程服务,销售结束后,公司根据年度销售政策与经销商或种植大户进行结算。

  公司化肥贸易业务由所属的华垦公司开展,主要从事用于农业种植的化肥产品进口,产品主要包括高品质复合肥、资源性钾肥、国家扶持的绿色高效特种肥料。华垦公司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进行采购和销售,并逐步建立自有品牌,持续开展化肥产品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指导与推广工作。

  公司农药业务由所属的河南农化公司开展生产经营,主要产品为MEA、DEA、乙草胺原料药、喹草酸原料药和硝基甲苯等,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保证下游客户生产需求。

  公司总部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是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所属的种业公司中有5家是“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5家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公司目前是小麦种业全国头部企业,“两杂种业”全国领先,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优势企业阵型中,公司入选小麦、玉米和油菜种业主力军,水稻种业后备军,已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

  公司所属的华垦公司,是国内拥有化肥进口经营权的四家公司之一,其从事化肥进口贸易业务多年。近年来,华垦公司盈利水平逐渐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增强,2020年度评为中国农资流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农资流通企业营业收入二十强;2021年荣获“企业信用AAA等级证书”,推选为“红四方杯”2020-2021全国百佳农资服务商。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贸易摩擦、国际化肥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市场环境下,华垦公司克服进口货源紧张、集装箱运力偏紧等不利因素影响,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采取有力措施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一是强化服务巩固老客户,积极培育新客户,增加合作客户数量;二是积极开辟新的进口渠道,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肥料;三是积极引进新产品和组建市场营销队伍,从试验示范逐步向市场投放转变,加快培育自有品牌。

  公司所属的河南农化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主要从事酰胺类除草剂原药、中间体以及喹草酸原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之一。随着环保安全监管升级,农药行业大批落后产能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河南农化目前是濮阳市唯一一家环保绩效评级为A级的企业,企业绿色发展评价位列河南省农药行业第二名,第四轮清洁生产顺利通过濮阳市生态环境局验收。河南农化持续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使产品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1、种业科技实力国内领先。公司拥有一支学历梯度合理的研发团队,北京研发总部下设大生态测试、常规育种、分子育种、生物信息、航天育种五个科研平台,设立了山西潞玉、湖北禾盛、河南地神、扬州现代等多个种业研究院,拥有科研平台资质37个。组织建设了大生态测试体系,获得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资格,提升了科技转化能力,支撑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在孟加拉、印尼等多国建立了科研试验站,在巴基斯坦设立种子公司。公司构建了开放式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与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及一批拥有优势资源的育种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研发合作。

  2、已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群。公司小麦种子销售位于全国前列,拥有泛麦、扬麦、洛麦三大品种系列,弱筋小麦、旱地小麦品种研发能力全国领先。扬麦系列享有“南方麦王”美誉,泛麦8号小麦品种既是黄淮海区域的主导品种,又是酒用小麦优质原料。公司玉米种子业务随着泛玉298、汉单777、恒河2号、中天308、潞玉1403等一批玉米新品种持续推出,在黄淮海主产区已突显较强的后发优势;中垦玉22等多个早熟极早熟品种审定,推动公司东北玉米种子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在主产区常规籼稻种子经营规模领先,清两优185、金香玉1号、虾稻1号等一批新品种审定推广,将有力支撑水稻种子业务稳健发展。

  3、公司具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遍布全国的多级推广服务网络。公司所属华垦公司加快引进绿色高效的国际肥料产品,实施“种肥一体化”,通过推行“良种+良法”配套的科技服务,为公司产品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种业“走出去”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引进、农作物种子进出口、海外本土化育种、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

  4、拓展酒粮、弱筋小麦等专有品种粮的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公司以自有品种为核心,在国内优质产区建有有机或绿色生产基地,按种子的质量标准生产供应酒粮等专有品种粮,在市场中树立高品质品牌,也初步形成了“专有品种研发—农资一体化供应—规模化种植服务—订单收储—向粮食加工企业及酒厂定向供应”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公司因拥有较强的科技整合能力、品牌和资金实力,在进一步以品种为核心构建种业为链长的全产业链发展平台、推动转型升级上也有较强优势。

  5、以“双百行动”为契机,坚持业绩导向,公司全面推行用人机制改革,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执行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内生活力;公司总部围绕强化科技和经营工作,进行机构调整,有效地发挥统筹和引领的作用,在重点战略推动、研发体系建设、年轻干部培养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为公司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计3,363,747,553.55元,负债合计1,122,552,454.93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241,195,098.62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503,827,917.24元;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764,392,752.13元,净利润75,086,133.60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311,046.51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种子、酒粮和农药业务利润同比增加。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子行业迎来政策利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种子法》修改决定,此次《种子法》修订的重点一是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该制度加强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将建立原始品种权人与派生品种权人的利益分享机制,激励育种原始创新,减少模仿修饰,从源头上解决当前种子同质化严重问题,以此激发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提升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了假劣种子打击力度,完善侵权赔偿制度。新种子法加大对侵害植物新品种权行为的威慑力,提高了惩罚性赔偿数额,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行为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审理植物新品种权案件的司法解释,将有利于净化种业市场,市场上种子侵权套牌等违法行为将会显著减少。新修订的《国家级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正式实施,此次修订提高了审定门槛,对于解决品种多且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利于提升种子企业品种选育水平。报告期内,涉农业转基因政策及监管通知密集发布,生物育种产业化进入实质推进期,随着转基因玉米与大豆品种陆续获批生物安全证书,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种业新技术周期的机遇正在到来。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将对大豆种子销售带来利好。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将对品种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引导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国内产量将逐步减少,同时更注重绿色、高效的施肥理念,测土配方、多功能肥种将稳步增长但用肥总量不具备增长空间”。在此背景下,优质、绿色、高端化肥具有较好的进口和成长空间,有利于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给公司化肥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随着国家对新型特种肥料的政策支持和农户理性用肥的意识提高,市场对新型特种肥料的认可度和需求使用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新型特种肥料的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未来化肥行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和变革,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将是化肥行业的发展方向,国内种业的利好政策也对化肥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安全生产监管趋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部分农药企业因不符合环保安全标准而陆续停产,小散乱农药厂家关闭,为合规企业生产经营让出空间,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产品利润空间有所增加。目前国内具备生产“酰胺类农药中间体MEA”资质的企业只有2家,公司所属河南农化是其中一家,由于生产厂家数量少,供给偏紧的状况致使产品毛利增加,下游厂家以及潜在进入者出于供应链安全或其它因素可能考虑进入MEA市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会受到市场青睐。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查的全覆盖以及新修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行业的整体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淘汰过剩产能,农药行业优胜劣汰更加激烈,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改善,部分市场供给不足产品和替代新产品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的发展愿景是“树立农民规模化种田的信心,做现代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推动者”。公司作为中国农发集团从事种植业领域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将围绕现代种业发展目标进行产业整合,以资本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现代种业集团,承担中央企业发展现代种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打造“种药肥一体化”为核心的农业投入品优势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做强做大企业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农垦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农场土地资源,探索建立现代农业综合服务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服务,发展成为集农资、农机、农技服务、粮食贸易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企业。

  “十四五”时期,公司将紧紧围绕国家种业振兴目标,继续发挥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的优势,致力于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探索构建种业为链长的全产业链发展平台,引领产业升级,更好地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彰显央企的使命和担当。

  一是破技术卡点。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内部科技资源整合,与科研院校、育种专家建立科研协作创新机制,开展转基因玉米、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核心种质创新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通过国际合作,增强优质种质资源的整合能力;强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形成“常规育种+分子标记”的现代育种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培育一批优质绿色、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通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创新战略力量。

  二是补基地短板。打造玉米、小麦、水稻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设施,开展不育化制种技术、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引入绿色高效肥料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地土壤改良,推动制种生产的机械化、绿色化发展,成为维护国家供种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

  三是强整合优势。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开展优质产业资源的整合,壮大公司规模和综合实力。通过科技提升和资源整合,巩固小麦种业头部地位,快速提升玉米和水稻专业化水平;在巩固中部集群优势的基础上,向以黑龙江为核心的东北区域拓展,做大公司玉米和大豆种业,成为参与国际种业竞争的核心中坚力量。

  四是促转型升级。发挥品种、基地、组织、设备等综合优势,围绕技术构建以品种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拓展酒粮、弱筋小麦等专有品种粮的订单农业,促进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提质降本,确保提高农民收益,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围绕产业进一步探索构建种业为链长的全产业链发展平台,助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为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肥料业务在国家实施化肥零增长的环保形势下,加快引进天然、有机、绿色的国际肥料产品,实施“种肥一体化”,助力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022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发展战略目标,通过优化和完善产业布局,进一步夯实内生发展,发挥集团军优势,继续强化研发协同和科技资源整合,开展优势玉米品种协同统一制种,开展营销协同,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提升科技创新和营销服务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种业板块继续聚焦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种子核心业务,拓展大豆种子新业务,推进种子基地建设。在玉米种子业务方面,公司总部在东北市场继续加强东北极早熟、早熟品种销售推广,积极开发第一、二积温带市场;在黄淮海市场加快新品种推广,进一步扩大后发集群优势,开发鲜食、青贮玉米市场;在西南市场继续巩固云南领先的市场优势,开发广西新市场,提升西南销售规模。在小麦种子业务方面,一是聚焦品种差异化,重点推广“新特优”品种,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渠道实现多元化,多品牌、多包装销售,下沉渠道扩大乡镇网络,拓展种植大户种子直供业务,开拓江西、浙江等新市场,做好政府招标、优质麦补贴项目;三是服务推广订单化,组织订单种植技术交流会,参与政府“一区一品”布局,与酒厂、面粉厂等收储加工企业合作。在水稻种子业务方面,一是加快新品种推广;二是国内逐步开发云、贵、川、渝等上游水稻市场,国外开发菲律宾、越南、印尼等新市场;三是积极拓展新模式,建立与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合作的新模式样板,并以点带面复制扩大,深化优质种粮一体化模式的标准化建设。

  一是酒粮业务再上新台阶。研究酿酒专用小麦品质鉴定指标,创制酿酒专用小麦核心种质,选育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研究酿酒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拓展酒用高粱业务,培植优质订单基地,争取销量实现新突破;与知名酒厂建立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公司在品种、基地、组织、设备、仓储、全产业链服务等方面优势。二是新拓展青贮玉米订单业务。目前国家对青贮粮饲兼用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针对国内青贮玉米产业基地不稳、质量参差不齐、产业链未融通等现状,公司将发挥央企品牌和青贮品种优势,寻求与奶业企业合作,并借助资金优势,提升贮藏能力,分阶段供应,提升盈利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种质、人才、技术、基地和资金等资源,围绕重点核心技术和市场急需品种,开展联合攻关,快速提升生物育种能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筛选试验、绿色通道审定试验和新品种示范展示网络布局,建立高质量的品种评价和审定试验体系;提升优质种质资源的整合能力,尤其是通过国际合作扩大种质资源库,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优势科研单位、育种家以及科技型企业的合作,获取优势科技资源,培育、挖掘和开发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品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一是做好公司制种大县基地的建设规划,推进已经启动的基地项目建设;二是发挥甘肃兴达生产制种基地优势,加强玉米生产计划管理和落实,坚持以销定产、产销匹配的原则,加大玉米协同制种面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三是加强河南、江苏和安徽小麦繁种基地的质量管控。

  加强市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继续召开各类现场会,深入推进精准营销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产业协同,发挥渠道和团队优势,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继续探索营销网络下沉,提升渠道执行力;继续创新营销模式,持续开展“种药肥机”一体化综合服务、大户直供、订单农业等模式。

  公司所属华垦公司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丰富企业产品线,并依托独家经销优势,加快特种肥料的引进和推广。此外,华垦公司将加强团队建设,强化销售业务团队市场化运作和考核。

  一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确保河南农化所属山东颖泰子公司顺利生产运行,发挥产业链优势;优化MEA工艺生产装置,提升乙草胺产品品质和含量。二是持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强化“两重点一重大”的管理,修订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提升安全环保水平。三是借助产业链及周边资源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综合效益。

  农作物种业属于长周期行业,受国家政策及产业环境影响较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国家出台《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如何抓住种业翻身仗的时机避免错失政策福利,如何面对土地租赁成本上涨以及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种业市场对外开放给国内种企带来的冲击等,将成为公司主要面临的种业行业政策风险。在新冠疫情影响和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我国各大肥料进口的数量与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此外,国家对化肥经营权是否放宽和化肥价格的调节政策均给公司化肥业务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国家新环保法的实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农药企业环保投入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国家环保管控,造成部分农药企业停产限产,进而影响农药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平衡。

  应对措施:对于种业业务,公司将打牢种质资源基础,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做强做优做大企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关注供需关系宏观形势的同时,深入了解区域和细分市场的需求,继续探索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业协同,发挥集团军优势,发挥渠道和队伍优势,抵御政策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抢抓机遇、稳中求进,推进小麦、玉米、水稻品种优化和提升市场占有率,探索进入大豆种业市场;做好种子基地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新项目;重点拓展酒粮等专有品种粮业务,争创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公司化肥业务,公司将积极开展国外优质资源的引进,继续丰富公司产品线,同时继续拓展自营业务,加快特种肥的推广。对于公司农药业务,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制定公司环境保护专项工作计划及责任制度;二是建立环保专项资金预算,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依法有序进行“三废”处置;三是合理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实行错峰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证产量,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保证下游客户生产需求。

  异常气候、自然灾害发生对种子生产影响较大,对种子示范推广、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加工进度和成品质量、运输和服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管控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基地分布,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害能力;加强对作物和灾害的分类管理,针对常年多发风险,制定和落实相应防控预案;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结合多年的生产经营经验,特别是在生产经营和推广方面,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应对能力,作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公司面临品种更新换代慢,新品种研发存在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研发产品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育种材料或目标不能有效契合市场快速变化需求,导致选育的品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不能实现投资回报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入合作。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研发部门与市场销售部门的对接,及时有效的根据市场反馈需求,调整研发的育种目标。通过持续提升科技研发水平,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由原来外延发展进入到内生外延并重发展的阶段。对并购企业的内部整合与融合是促进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完成对所属企业的管控融合,可能会导致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实现。

  应对措施:公司以“双百行动”为契机,探索建立适应混合所有制特点的管控模式。全面推行用人机制改革,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执行力;公司总部有效发挥统筹和引领的作用,建立重点战略推动、研发体系建设、管理提升等方面的长效机制;通过推动战略“一盘棋”,加快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的全方位整合,尤其是推动科技研发、推广服务等协同提升工作。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挥出协同优势的乘积效应。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农化及其所属子公司山东颖泰生产中使用的部分原料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有害性物质,涉及到危险化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气排放物以及固废,存在因设备隐患或操作不当等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同时存在因“三废”处理难度大、泄漏等原因发生环保事件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节能环保责任书,落实安全环保的管理责任;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全员安全环保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环保技改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完善“三废”处理装置,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上一篇:农林牧渔行业转基因专题研究:复盘国际种业巨头发展之路
下一篇:【资本市场农业板块周报】五只个股跌超10%;农产品加工板块走低华资实业大跌1856%;宠物股受关注美农生物上涨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