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建湖:再蹚农业强县建设新路径

时间:2023-06-3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等条件,走出了一条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强县的新路径。

  突出“稳产保供”,打造优质产品“供给地”。保证粮食安全,关键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湖县针对耕地相对较少现状,重点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品五个关键点,着力丰富农产品多样性。

  守住良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以高质量的项目规划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条田化、规模化、机械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14万亩,“十四五”末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扎实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着力解决土地碎片化、低效化问题,逐步增加粮食面积。

  做强良种。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振兴强县行动,全面推行繁种保险制度,着力支持各类种子生产经营主体新上项目建设。依托国内龙头企业隆平高科,加快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基地,重点提高杂交制种基地水平,力争2025年全县制种面积达5万亩,争创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

  使用良机。继续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两大行动”,示范推广智能农机装备1975台,推广清洁热源烘干、水稻侧深施肥、犁耕深翻等绿色环保农机装备2802台。加快推进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提升效率和效益。

  推广良技。贯彻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化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进一步优化种植品种、种植模式,继续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重点推广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号等水稻品种,进一步增加单产。

  生产良品。推进1.5万亩“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8.8万亩次以上。持续稳固生猪基础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0.5万头左右、规模猪场保有量稳定在50家以上。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水产品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发挥蛋鸡产业比较优势,提升养殖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和质量安全水平。

  突出“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排头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围绕延链、补链、壮链,建基地、扩加工,拓品牌,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建基地,提升农业园区质效。围绕县域“东部绿色果蔬、中部优质稻米、西部特色水产”三大特色农业板块绿色定位,打造稻虾、藕田、林果、蔬菜和特色水产等5个万亩特色基地。“一园一策”提档升级12个农业园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等级创建”,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扩加工,强化农业项目招引。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定位,积极招引农业重大项目,壮大优质稻米、特色水产2个超10亿元特色主导产业,培强建湖稻米、九龙口大闸蟹2个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引领龙头企业发挥“链主”和示范作用,正源公司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本地种养基地建立产业联盟、产业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确保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

  拓市场,突出农业品牌打造。强化农产品品牌宣传,提升“遇建湖鲜”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利用抖音等多种传播方式,重点做好建湖大米、九龙口大闸蟹品牌宣传推广,构建多元化品牌传播体系。做好品牌顶层设计,从历史人文、绿色生态、品质美味等视角丰富品牌框架,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独有的、统一识别的品牌印记。

  突出“城乡统筹”,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县”。秉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趋向,塑好乡村之形,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由“盆景”形成“风景”,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高质量做好农房改善文章。坚持把农房改善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牵引性工程,按照省、市新一轮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的决策部署,紧盯重点区域搬迁改造、1980年之前所建老旧农房、低收入群体危房等重点,通过集镇周边新建、新老村庄融合、插花改建翻建等方式,同步提升农民住房条件。

  高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河塘整治、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工作,重点打造一批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高标准补齐公共配套短板。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组建纵向联合教育集团、组建城乡教育联盟。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社区医院、省甲级村卫生室。加快农村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医保服务,实现“15分钟医保服务圈”镇级全覆盖。加快农村交通、供水、通信等设施提档升级。

  高品质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塑魂。积极推进九龙口沙庄古村、荷花漫、高作龙虾学堂等农旅项目建设,充分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价值,挖掘农业在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创新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切实将建湖农耕场景打造成融趣味性、观赏性、科普性于一体的旅游景观。

  突出“百姓福祉”,打造富民强村“领头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落脚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村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

  鼓起农民“钱袋子”。充分挖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做大农业园区及工业园区,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岗,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兴办企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强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

  厚实集体“家底子”。“一村一策”探索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试点,通过挖掘资源潜力、发展乡村产业、提升物业经济、拓展服务合作等举措,加快实现集体经济增长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大力推广“集体领办、干部种田”模式,通过农房改善、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以及到期的集体土地,原则上均投入新型农场建设,实现村(居)覆盖率65%以上、所有村居经营性收入超40万元、超50万元村达70%。

  丰富群众“脑瓜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常态化开展“杂技剧场”“淮剧舞台”、公益电影展映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树新风、除陋习”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用好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定期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让乡风更文明、民风更淳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突出“创新要素”,打造人才集聚“制高点”。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既要留住“本地人”、又要吸引“外乡人”,还要大胆使用“有才人”。

  优化环境“留住人”。支持企业家、城市白领、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等“新农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优化人居环境,扎实做好农民住房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让农民住得更加舒心。筑牢社会法治安全屏障,打造一流便民服务和营商环境留住本地人和外乡人。

  做强产业“吸引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养殖、农旅结合等富民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和乡村吸引力。加大县镇工业园区产业调整力度,提升县镇企业运行质态,吸纳更多产业工人、返乡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选贤任能“培养人”。围绕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双强”标准,选优配强村书记带头人队伍,从致富大户、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大胆选用懂经营、善管理、事业心强的“能人”担任村干部,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村担任“”。优化对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的激励,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按照集体经济新增效益和本人贡献大小领取相应报酬。拓宽乡村人才参政议政渠道,吸纳优秀乡村人才成为市、县“两代表一委员”,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及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上一篇:磷酸二氢钾复配效果竟然这么强?优质的磷酸二氢钾该怎么选?复配大全!
下一篇:赵璟在商州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